吃素為甚麼有真愛


 


 


「身」指身體,「心」指思想修養,「靈」指心靈信仰方面。


身、心、靈健康是我們所要追求的目標。


要有健康的身體,才會有健康的思想,然後才能有健康的心靈。


素食始於正心修德


健康養生,素食更是一種享受:清淡、自然、新鮮、不油膩。遠古的人類生活於自然中,飲食取之於大自然,那時的人們對於葷、素是沒有界定意識的。隨著人類對自然的適應,人類文明發展起來,物質越來越豐富,人們對自己的飲食開始反省,對素食肉食開始有了不同的認識和選擇。


人們開始將吃素納入神聖莊嚴的場合:在重大的祭祀活動的前夕,一定要「茹素數日,以淨其身,清其心」。上至皇帝貴族,下至黎民百姓,莫不認同,莫不遵行。可見「茹素」這回事在當時的人們心目中確有神聖之「味」。所謂「淨其身」,意與「仁」同,亞聖孟子云:「君子之於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所謂「清其心」,意為不縱欲,滿足於恬淡之心境。《呂氏春秋》之〈本生〉篇說:「肥肉厚酒,勿以相強,命之曰爛腸之食。」


吃素食齋分別在哪?


那時人們清楚地認識到,縱欲不僅有損身體,而且還是導致昏聵,以致一切災殃的根源。在中國民間一直流傳著農曆初一、十五吃素的習俗,真切地體現了這種深刻的理念。原來,夏王桀於乙卯日被商湯所滅,商紂是在甲子日滅亡。他們均是由於窮奢極欲,以致昏庸而滅亡。所以後來的諸侯便在這些日子齋戒修心,節食寡欲,以示警惕。民間也紛紛效仿,後來即演變成了逢農曆每月初一、十五吃素的習俗。


談到「齋」和「素」,原本不是一碼事。吃「素」是指普通人日常飲食中不吃動物性食物;而吃「齋」,則原指佛家弟子的修持行為,源於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傳入。「齋」是佛家弟子在中午以前所進用的食物,除不許吃動物性食物外,還包括所謂的「小五葷」或「五辛」(大蒜、小蒜、阿魏、慈蔥、茖蔥)。佛教認為午後應禁食,否則就不是清淨身心了。隨著當時佛教的迅速發展,從吃「齋」到不吃動物性食物也就順理成章地成為漢族佛教徒所持守的戒律,吃「齋」與吃「素」也就成為了同一意思。


素食之「正心修德」始終是然,及至今日,提到吃素,人們還不禁要問:「你是不是信佛?」


從佛教的觀點來說,對人類的肉類,可以有兩種不同層次,甚至似乎截然相反的觀點並存;一方面:色身這個臭皮囊是空的、是無常的,是不能執著,也不該執著的。所以,從這個觀點發展下去,似乎會得到一個結論:追求美貌的行動是必須受到譴責與阻止的;但是,從另外一個觀點來看,色身是法身借假修真的寶筏,必須善待珍惜,好好利用它來修行成就,乃至於佛的萬德莊嚴、觀音的美麗慈顏,都在從色身的莊嚴方面來肯定福德的廣大無邊。


從「美容素」升華到「愛心素」


「那麼出自於美貌動機的素食行動,到底有沒有功德?」


在這裡,我們毫不猶疑地予以鄭重肯定——


不管是基於環保主張的「環保素」;不管是基於人道理由的「愛心素」;不管是基於宗教理由的「宗教素」;不管是基於美容理由的「美容素」,我們都對這些向上奮發的熱情報以最大的鼓勵。因為,萬法唯心,心造萬法,通向真、善、美的心願,都能為「功德」詮釋完整的細節與內涵。


功德,不是玄妙的存在,它無非是一種利己利他的向善循環而已。


當人不再向其他生靈祭出傷害性的力量,就不會有相同的反作用力,借助因果的鎖鏈,不斷反複循環這種傷害。


畢竟,生命的成長是透過愛來建設,不是透過傷害來完成的。


吃素,雖簡單,卻是絕對重要的開始,它呼應的是內在的那顆真心。


真的去愛,愛自己也好;真的去愛,愛環境也好;真的去愛,愛地球也好;真的去愛,愛眾生也好。


吃也可以無私又有功德


只要真的去愛,就會慢慢發覺,自己、環境、地球和眾生看似各自獨立不相干,其實是一體的生命鏈條。想想看,當食物為我們吸收成身體的一部分時,經過利用又再成為體外的一部分,又再經過陽光、空氣、水及眾生的參與,它還是會用不同的面貌與我們相遇的。


相信再次有緣相遇時,沒有人希望是個傷害性的遇合。


愛,是令人歌頌的,而無私的愛,尤其偉大。


□野萍博士
(原載《新素食主義》)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g5188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