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  擔心,憂心沒有用,留心、用心卻是需要的。


194.  把不如意的事當成是有意思的體驗,就會有不同的收穫。


195.  人生不可能一帆風順,身體難免有病痛,工作難免受阻礙,自然環境難免起災害;只要心安,就有平安。


196.  如果觀念正確,知道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現象,就不會怨天尤人。


197.  這個世界隨時可能發生災難,平時做好預防工作和心理準備,就能在災難發生時,把傷害減到最低。


198.  反對,阻襓的聲音並不可怕,能夠面對,包容,反而是幫助自己成長的一種助力。


199.  無論忙碌與否,獨處或群居,內心經常保持著安定,祥和,清明,就是修禪,便是落實心靈環保…。


200.  無論外在環境如何改變,只要內心安穩、冷靜面對,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體的辦法。


201.  只要有一口呼吸在,心念一轉,環境就會跟著轉變,因為環境是無常的。


202.  多想兩分鐘,還有許多活路可走;只要還有一口呼吸在,就有無限的希望。


203.  不要自以為是,也不必小看自己。


204.  能夠與自我和諧相處,就能夠深切地瞭解自我,包括自我的優點和缺點。


205.  放鬆身心、體驗身心,才能夠與自我和平相處。


206.  要和外在環境和諧相處,首先要跟內在的自我和平相處。


207.  處理問題要心平氣和,心不平、氣不和,則容易說錯話,讓問題更複雜。


208.  無論忙碌與否,獨處或群居,內心經常保持著安定、祥和、清明,就是修禪,便是落實心靈環保。


209.  不論外在環境如何改變,只要內心安穩、冷靜面對,一定能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


210.  清楚知道自己的優缺點,瞭解生存與生命的意義,是肯定自我的開始。


211.  人往往會隱藏自己的缺點,不大願意去面對或承認。若能坦然面對自己的缺點,缺點就會越來越少,問題也會越來越小。


212.  不跟自己比,不跟他人比,只知努力於現在,隨時準備著未來。


213.  每個人的條件不同、智慧不同、環境不同、體能不同、背景也不同,不必相提並論;只要腳踏實地,步步穩健,就能走出一條路來。


214.  肯定自我而對自己的優缺點不執著,不因此驕傲,懊悔,而持續不斷的精進努力,便是一種無我的態度。


215.  衝突的產生,往往是因為過度強調自我中心。


216.  自私自利,看起來是保障了自己,其實不然,損人者終將害己。


217.  人的一生之中,如果能有一個明確的價值觀並且堅定不變,則生命過程中的每個階段,都將是相乘相加的人生饕宴。


218.  自我中心原是一種生命的動力,不見得是壞事,但是如果自我中心太強,經常自以為是、貪得無厭、傲慢或自卑、自己是快樂不起來的。


219.  如果能超越個人的利害得失,便會把整體社會、全人類得利害得失,當成是自己的利害得失。


220.  超越了自私自利、利害得失的自我中心,就能讓心胸開闊,包容心增加,得失心也就減少了。


221.  當一天和尚撞一日鐘,在什麼樣的身分、職位和角色,就要盡心盡力、盡責近分,便是把握當下,就是心靈環保。


222.  凡事心存感恩,努力當下,把自己當成是承先啟後的「輸血管」一方面接受先人的養分,也把自己的養分往下傳,就是善盡生命之責。


223.  人人都可助人,真心的讚美人、鼓勵人、安慰人、給人勉勵、疏導、就是在幫助人。


224.  只要常以眾人的安樂,以眾生的幸福為幸福,必然就是一個平安的人。


225.  人生的苦與樂,往往來自心的體驗。


226.  若能把人生的苦樂,當成是增長慈悲心和智慧心的過程,就是大自在人。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sung518858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