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腳印 怎麼遊台灣最深度?
台灣不大,36000平方公里的小島是我們生長的地方,不過,你對這個小島的認識有多少?如果讓你策劃,你會用什麼方式來行腳認識台灣?在青輔會提供的資助計劃中,有人打算以全省偏遠學校校長的微笑拚湊台灣地圖,有人要以獨木舟環島深刻體驗台灣海洋之美,也有人自行車長征,尋找300年前郁永河來台的歷史連結。
青輔會「青年壯遊台灣-尋找屬於自己的感動地圖」實踐計劃,共收到217提案,在專家學者篩選下選出了20組有創意且切實的壯遊計劃,由青輔會提供實踐基金,各組計劃已從2月起陸續開跑,有些計劃必須4、5個月才能完成。
青輔會主委王昱婷表示,入選的實踐計劃內容包含生態探索、在地產業、教育文化、關懷服務等多個面向,從中可看出年輕人的熱情與創意:例如在個人組中,朱銘美術館專員蔡玉安提案「依循家人移動路線,紀錄家族的故事」,因為別人常問她是不是原住民,因此對自己究竟有多少原住民血統產生好奇,而引發想透過本計畫來探索家族歷史,並準備整理出一本家族史圖文書。政大新聞系學生蘇瑋璇的「尋找操場上的親密感動─全台偏遠小學校長的微笑拼圖」將拜訪偏遠地區國小校長12~15位。
而在團隊組,海洋大學學生提案「尋訪台灣海洋原始自然美之旅──獨木舟環島長征計畫」,將以獨木舟划行環台,從海上描繪福爾摩沙之美;國立台灣師範大學單車社學生「跨越300年的壯遊──追尋郁永河的足跡」,將騎自行車追尋清人郁永河來台的足跡,來趟跨越300年的歷史壯遊。
亞洲大學社工系學生陳鵬賀發起的「釣魚聯合國」團隊,已於2月15日開始執行,奉行「一台歐兜麥凸歸台灣」的理念,以機車環繞半個台灣,調查黃吸蟲症與外來魚種對目前台灣溪流的危害程度。
陳鵬賀近幾年的溪釣經驗,發現「黃吸蟲症」對魚類的肆虐愈來愈嚴重,而外來魚種更處處壓迫了台灣原生魚類的生存空間,因此想藉由這次的實踐計劃瞭解黃吸蟲症與外來魚種在不同地區的影響程度及危害,並希望提供政府相關部門調查數據以改善溪流問題,同時提倡河川保育觀念、推廣釣魚活動。
留言列表